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
- 提供實驗環(huán)境的設備
- 分離樣品并處理設備
- 對樣品前處理的設備
- 處理實驗器材的設備
- 保存實驗樣品用設備
- 計量儀器
- 培養(yǎng)孵育設備
- 基礎通用設備
- 通用分析儀器
- 樣品結果分析
- 1. CO2培養(yǎng)箱
- 2. 動物細胞培養(yǎng)罐
- 3. 封口用
- 4. 發(fā)芽箱
- 5. 孵育器
- 6. 發(fā)酵罐
- 7. 恒溫槽、低溫槽
- 8. 恒溫恒濕
- 9. 培養(yǎng)箱
- 10. 培養(yǎng)架
- 11. 人工氣候箱
- 12. 水浴、油浴、金屬浴
- 13. 搖床
- 14. 厭氧微需氧細胞培養(yǎng)設備
- 顯微鏡
- 電化學分析類
- 其他
按專業(yè)實驗室分-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細胞分析儀
- 2. 細胞培養(yǎng)用品
- 3. 細胞融合、雜交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動物呼吸機
- 2. 動物固定器
- 3. 仿生消化系統(tǒng)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tǒng)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jiān)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計數儀
- 2. 水產品質安監(jiān)測
- 3. 水產品檢測試紙
- 4. 水產品檢測藥品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jiān)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yè)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huán)境監(jiān)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酸堿質子理論
[2013/9/11]
酸堿質子理論
一、權堿概念
酸堿離子理論是阿累尼烏其斯(Arrhenius)根據他的電離學說提出來的。他認為在水中能電離出氫離子并且不產生其它陽離子的物質叫酸。在水中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并且不產生其它陰離子的物質叫堿。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這個理論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它的局限性也早就暴露出來。倒臺,氣態(tài)氨與氯脂氫反應迅速生成氯化銨,這個酸堿中和反應并墻角水的生成;又如氨的水溶液顯堿性,曾錯誤地認為NH3和H2O形成弱電解質NH4OH分子,然后離解出OH-+等。
由于阿累尼烏斯的酸堿離子理論不能解一些非水溶液中進行地酸堿反應等問題,1923年布朗特(Bronsted)提出了酸堿質子理論,把酸堿概念加以推廣。酸堿質子理論認為凡是能給出質子的物質都是酸,凡是能與質子結合的物質都是堿。即酸是質子的給予體,堿是質子的接受體。這樣,一個酸給出質子后余下的部分自然就是堿,因為它本身就是與質子結合的。它們的關系如下:
這種關系叫做酸堿的共軛關系,式中略去了HB和B可能出現的電荷。右邊的堿是左邊酸的共軛堿,左邊的酸是右邊堿的共軛酸,兩者組成一個共軛酸堿對,它們只直差一個質子。
例如,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酸和堿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陽離子和陰離子。還可以看出,像HPO2-4這樣的
物質,既表現酸,也表現為堿,所以它是兩性物質。同理,H2O,HCO-3等也是兩性物質。
二、共軛酸堿的強弱
共軛酸堿對的離解常數Ka和Kb之間有確定的關系。以HOAc為例推導如下:
由于溶劑水的濃度不常數,所以它不出現在平衡常數式中。
酸堿質子理論
用KW表示[H3O+][OH-],KW稱為水的離子積。這說明在一定溫度下,水中的[H3O+]與[OH-]的乘積為一常數。所以 Ka·Kb=KW (2-7)
24℃時KW值為1.0×10-14.這個關系說明,只知道了酸的離解常數Ka,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共軛堿的Kb,反之亦然。Ka和Kb是成反比的,而Ka和Kb正是反映酸和堿的強度,所以,在共軛酸堿對中,酸的強度愈大,其共軛堿的強度愈小;堿的強度愈大,其共軛酸的強度愈小。表2-6列出了一些共軛厔堿對的強度次序。
表2-6 共軛酸堿的強度次序
酸性增強 共軛酸(HB) Ka(在水中) pKa(在水中) 共軛堿(B) 堿性增強
根據酸堿質子理論,酸堿在溶液中所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僅與酸堿的本性有關,也與溶劑的本性有關。我們所能測定的是酸堿在一定溶劑中表現出來的相對強度。同一種酸或堿,如果溶于不同的溶劑,它們所表現的相對強度就不同。例如HOAc在水中表現為弱酸,但在液氨中表現為強酸,這是因為液氨奪取質子的能力(即堿性)比水要強得多。這種現象進一步說明了酸堿強度的相對性。
三、酸堿反應
酸堿質子理論中的酸堿反應是酸堿之間的質子傳遞。例如:
酸堿質子理論
這個反應無論在水溶液中、苯或氣相中,它的實質都是一樣的。HCL是酸,放出質子給NH3,然后轉變成共軛堿CL-,NH3是堿,接受質子后轉變成共軛酸NH4+。強堿奪取了強酸放出的質子,轉化為較弱的共軛酸和共軛堿。
酸堿質子理論不僅擴大了酸堿的范圍,還可以把酸堿離解作用、中和反應、水解反應等,都看作是質子傳遞的酸堿反應。
由此可見,酸堿質子理論更好地解釋了酸堿反應,擺脫了酸堿必須在水中才能發(fā)生反應的局限性,解決了一些非水溶劑或氣體間的酸堿反應,并把水溶液中進行的某些離子反應系統(tǒng)地歸納為質子傳遞的酸堿反應,加深了人們對酸堿和酸堿反應的認識。但是酸堿質子理論不能解釋那些不交換質子而又具有酸堿性的物質,因此它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路易斯提出的酸堿電子理論是目前概括最廣的酸堿理論。該理論認為,凡是能給出電子對的物質叫做堿;凡是能接受電子對的物質叫做酸。即酸是電子對的接受體,堿是電子對的給予體。因此,堿中給出電子的原子至少有一對孤對電子(未成鍵的電子對),而酸中接受電子的原子至少有一個空軌道(外層未填充電子的軌道),以便接受堿給予的電子對,這種由路易斯定義的酸和堿叫做路易斯酸和路易斯堿。例如,(BF3)是路易斯酸,因為BF3中的B原子有一個空軌道是電子的接受體。NH3中N原子有一對孤對電子,是電子對的給予體,為路易斯堿。但是,由于酸堿電子理論概括的酸堿范圍太寬,使其實用價值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權堿概念
酸堿離子理論是阿累尼烏其斯(Arrhenius)根據他的電離學說提出來的。他認為在水中能電離出氫離子并且不產生其它陽離子的物質叫酸。在水中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并且不產生其它陰離子的物質叫堿。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這個理論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它的局限性也早就暴露出來。倒臺,氣態(tài)氨與氯脂氫反應迅速生成氯化銨,這個酸堿中和反應并墻角水的生成;又如氨的水溶液顯堿性,曾錯誤地認為NH3和H2O形成弱電解質NH4OH分子,然后離解出OH-+等。
由于阿累尼烏斯的酸堿離子理論不能解一些非水溶液中進行地酸堿反應等問題,1923年布朗特(Bronsted)提出了酸堿質子理論,把酸堿概念加以推廣。酸堿質子理論認為凡是能給出質子的物質都是酸,凡是能與質子結合的物質都是堿。即酸是質子的給予體,堿是質子的接受體。這樣,一個酸給出質子后余下的部分自然就是堿,因為它本身就是與質子結合的。它們的關系如下:
這種關系叫做酸堿的共軛關系,式中略去了HB和B可能出現的電荷。右邊的堿是左邊酸的共軛堿,左邊的酸是右邊堿的共軛酸,兩者組成一個共軛酸堿對,它們只直差一個質子。
例如,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酸和堿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陽離子和陰離子。還可以看出,像HPO2-4這樣的
物質,既表現酸,也表現為堿,所以它是兩性物質。同理,H2O,HCO-3等也是兩性物質。
二、共軛酸堿的強弱
共軛酸堿對的離解常數Ka和Kb之間有確定的關系。以HOAc為例推導如下:
由于溶劑水的濃度不常數,所以它不出現在平衡常數式中。
酸堿質子理論
用KW表示[H3O+][OH-],KW稱為水的離子積。這說明在一定溫度下,水中的[H3O+]與[OH-]的乘積為一常數。所以 Ka·Kb=KW (2-7)
24℃時KW值為1.0×10-14.這個關系說明,只知道了酸的離解常數Ka,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共軛堿的Kb,反之亦然。Ka和Kb是成反比的,而Ka和Kb正是反映酸和堿的強度,所以,在共軛酸堿對中,酸的強度愈大,其共軛堿的強度愈小;堿的強度愈大,其共軛酸的強度愈小。表2-6列出了一些共軛厔堿對的強度次序。
表2-6 共軛酸堿的強度次序
酸性增強 共軛酸(HB) Ka(在水中) pKa(在水中) 共軛堿(B) 堿性增強
根據酸堿質子理論,酸堿在溶液中所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僅與酸堿的本性有關,也與溶劑的本性有關。我們所能測定的是酸堿在一定溶劑中表現出來的相對強度。同一種酸或堿,如果溶于不同的溶劑,它們所表現的相對強度就不同。例如HOAc在水中表現為弱酸,但在液氨中表現為強酸,這是因為液氨奪取質子的能力(即堿性)比水要強得多。這種現象進一步說明了酸堿強度的相對性。
三、酸堿反應
酸堿質子理論中的酸堿反應是酸堿之間的質子傳遞。例如:
酸堿質子理論
這個反應無論在水溶液中、苯或氣相中,它的實質都是一樣的。HCL是酸,放出質子給NH3,然后轉變成共軛堿CL-,NH3是堿,接受質子后轉變成共軛酸NH4+。強堿奪取了強酸放出的質子,轉化為較弱的共軛酸和共軛堿。
酸堿質子理論不僅擴大了酸堿的范圍,還可以把酸堿離解作用、中和反應、水解反應等,都看作是質子傳遞的酸堿反應。
由此可見,酸堿質子理論更好地解釋了酸堿反應,擺脫了酸堿必須在水中才能發(fā)生反應的局限性,解決了一些非水溶劑或氣體間的酸堿反應,并把水溶液中進行的某些離子反應系統(tǒng)地歸納為質子傳遞的酸堿反應,加深了人們對酸堿和酸堿反應的認識。但是酸堿質子理論不能解釋那些不交換質子而又具有酸堿性的物質,因此它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路易斯提出的酸堿電子理論是目前概括最廣的酸堿理論。該理論認為,凡是能給出電子對的物質叫做堿;凡是能接受電子對的物質叫做酸。即酸是電子對的接受體,堿是電子對的給予體。因此,堿中給出電子的原子至少有一對孤對電子(未成鍵的電子對),而酸中接受電子的原子至少有一個空軌道(外層未填充電子的軌道),以便接受堿給予的電子對,這種由路易斯定義的酸和堿叫做路易斯酸和路易斯堿。例如,(BF3)是路易斯酸,因為BF3中的B原子有一個空軌道是電子的接受體。NH3中N原子有一對孤對電子,是電子對的給予體,為路易斯堿。但是,由于酸堿電子理論概括的酸堿范圍太寬,使其實用價值受到一定的限制。
下一篇:風淋室的安裝順序